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炎炎夏日,冰淇淋、棒冰和雪糕是讓人難以抗拒的“冰涼誘惑”,但各地有關冷飲質量問題的報道卻不時傳來。7月20日,河南省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通報的抽查結果中,就有近兩成冷飲不合格。
記者市場調查后發(fā)現,如今的冷飲口味繁多、成分復雜,卻大都名不副實,誘人口味和顏色大都由添加劑勾兌而成。專家指出,越復雜的成分越沒有天然健康可言,所以夏季解暑不要過度依賴冰淇淋、雪糕。
調查篇
細菌超標危害健康
據了解,冰淇淋、雪糕和冰棒是最主要的三種固形冷飲,在夏季最為熱銷,但幾乎每個夏天,各地都有冷飲質量不合格的消息傳出。
河南省近期抽查結果顯示,63家冷飲生產企業(yè)的92個批次樣品中有19批次樣品不合格,主要體現在菌落總數超標、大腸菌群超標或成分標簽不合格。
而據記者了解,冷飲的問題通常還有營養(yǎng)成分不達標,如脂肪、總糖和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等。
中國農業(yè)大學營養(yǎng)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介紹,菌落總數超標或大腸桿菌超標,消費者食用后會引起腹瀉等腸道疾病。
目前一些企業(yè)在運輸和儲存上也存在問題,例如運輸過程中冷鏈系統(tǒng)沒有達到要求、在銷售網點的儲存溫度不合規(guī)范,甚至存在隱性污染,導致了冷飲中的細菌一直處于活躍狀態(tài)。
酸奶口味雪糕不含酸奶
酸奶口味雪糕中不含酸奶、香草口味冰淇淋中也不見香草……除了細菌問題,冷飲中的食品添加劑越來越多,卻越來越名不副實,早已遠離了過去“綠豆棒冰等于綠豆沙加水”的天然與實在。
7月23日,記者在某大超市看到,熱銷的伊利蒙古酸奶口味雪糕的配料有飲用水、白砂糖(4006,0.00,0.00%)、全脂乳粉、食用植物油、飴糖、雞蛋、食品添加劑(增稠劑、乳化劑、酸度調節(jié)劑、食用香精、甜蜜素),惟獨不見蒙古酸奶的身影。
記者就此隨機詢問了一位帶孩子來買雪糕的中年女士和一位老人,他們都說:“一直以為蒙古酸奶口味雪糕是酸奶為原料做的,因為吃起來完全是酸奶的味道!”中年女士表示,現在很想知道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做出了完全與蒙古酸奶一致的味道。
記者隨即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伊利的客服熱線詢問,客服表示將詢問公司技術人員后答復。
7月24日,伊利的客服人員回復道,該雪糕中確實完全不含酸奶,也并非全脂乳粉在生產中加工為酸奶后制成,其酸奶口味是通過添加劑的工藝處理后達到,但出于商業(yè)原因考慮,不能告知是哪種成分做出了蒙古酸奶的口味。
記者還發(fā)現,某些大品牌的香草口味冰淇淋,也不含香草,口味完全由食用香精或添加劑來達成。其他諸如草莓、巧克力等口味的冰淇淋,很多廠家添加的也只是草莓香精或代可可脂,并非天然草莓和純巧克力。
反式脂肪酸讓人疑慮
讓消費者更加犯暈的還有冰淇淋、雪糕中添加的各種復雜成分和甜味劑,而很多以植物油脂為主料的產品,其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,因廠家未標注而讓人心中存疑。
7月23日,記者在易初蓮花朝陽路店看到,雀巢綠茶口味慕斯冰淇淋的配料有近20種,例如葡萄糖漿、植物油、乳清粉、綠茶粉、綠茶提取物、麥芽糊精等。
(責任編輯:天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