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快訊|醫(yī)訊|資訊|頭條|健康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肛瘺別拖延 盡早手術很重要

時間:2024-12-27 11:27:59  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  肛瘺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科疾病,主要由直腸和肛管周圍的感染性膿腫引發(fā)。男女老幼均可發(fā)病,但多見于青壯年男性,嬰幼兒中男孩的發(fā)病率亦不低。

  普通人怎樣辨別自己是否患有肛瘺?

  湖南中醫(yī)藥大學第二附屬醫(yī)院肛腸科大主任王真權做客“人民好醫(yī)生”客戶端直播間時說道,肛瘺通常表現(xiàn)為自瘺口反復流出膿性、血性、黏液性分泌物,可伴有瘙癢、紅腫、排便不暢等。

  肛瘺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后遺癥,肛腺感染是目前公認的形成肛瘺的最主要原因,95%以上的肛瘺皆由此引起。另外,肛門外傷感染,肛管直腸的一些特異性炎性疾病(如克羅恩病、結核、潰瘍性結腸炎等),惡性腫瘤、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也可能引起肛瘺。

  得了肛瘺一定要動手術嗎?

  王真權表示,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是絕對的。嬰幼兒肛瘺的自愈性是小概率事件,家長不能抱有僥幸心理。當肛瘺患兒癥狀反復或位置較深、形態(tài)復雜時,還是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。

  而對于成年人,肛瘺形成后一般不能自愈,手術是目前主要的治愈方法。肛瘺有間歇期和發(fā)作期,間歇期無明顯癥狀,此時可不用藥,發(fā)作期出現(xiàn)流膿、紅腫、疼痛等癥狀,如果不能立即手術,可采取藥物治療暫時緩解癥狀。手術是治療肛瘺的主要手段,基本原則是:去除病灶、通暢引流,盡可能減少肛管括約肌損傷,保護肛門功能。

  預防復發(fā)的措施有哪些?

  王真權說道,正確的手術方式和操作是減少復發(fā)的基礎,術后應遵醫(yī)囑按時換藥、定期復查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處理問題。調整飲食、生活習慣。注意局部清潔,如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清洗肛門但不要過度擦洗,更換透氣性好的內褲,避免細菌滋生。

  肛瘺本身不具有傳染性,不會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,但是肛瘺患者所使用的清潔用品比健康的人所沾染的細菌多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隔離,肛瘺患者自身也要更加注意清潔。

(責任編輯:華康)

熱點聚焦

最新閱讀

熱門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