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快訊|醫(yī)訊|資訊|頭條|健康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今日元宵節(jié),這么吃湯圓、元宵護脾胃促消化

時間:2025-02-12 09:56:53   來源:人民網(wǎng)

  元宵節(jié),自古就是熱鬧的節(jié)日,這一天南方吃湯圓,北方吃元宵,是傳統(tǒng)文化習俗之一。雖然各地在元宵、湯圓的做法和口感上有所不同,但外皮原料都由糯米制成,黏性高不易消化,過多食用易加重胃腸道負擔,導致消化不良。如何食用湯圓(元宵)可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?為此,人民網(wǎng)采訪了廣東省中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副主任營養(yǎng)師郭麗娜。

  “進食方式較大影響了人體對糯米類食物的消化吸收,建議采用煮和蒸的方法烹飪湯圓(元宵)。”郭麗娜介紹,剛煮好的湯圓(元宵)其實并不難消化,因為糯米在加熱狀態(tài)下,支鏈淀粉會糊化,有利于被人體消化,不過出鍋后需稍微涼一會兒吃,以防燙傷口腔和食道。此外,還需注意食用的時間,人體在早晨和夜晚的腸胃功能較弱,這時吃湯圓(元宵)容易加重腸胃負擔。因此,湯圓(元宵)不宜當作早餐和夜宵。同時,適當減少當天主食的攝入量,增加運動,以促進消化。

  郭麗娜表示,湯圓(元宵)雖然美味,但應適量食用,避免過量導致消化不良。對于脾胃虛弱的人群,在自制湯圓(元宵)時,可以用山藥、芋頭等養(yǎng)胃健脾的食材代替部分糯米制作外皮,以減少糯米黏膩的不適感;餡料中還可以增加一些理氣的橘紅,能改善進食后引起的胃脹不適感,同時當餐避免與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同時食用,如油炸食品、甜點等。

  “在寒冷的日子里不妨嘗試用姜湯陳皮煮湯圓(元宵)。”郭麗娜指出,生姜具有溫中散寒、健脾暖胃的作用,陳皮有理氣行氣、促進消化的功效。煮制時加入生姜和陳皮,有助于腸胃更好地消化湯圓(元宵),減少腹脹、消化不良等情況的發(fā)生。具體制作方法如下:將生姜削皮剁碎,和陳皮一起加水煎煮10分鐘左右,再根據(jù)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紅糖;另起一鍋水,水開后放入湯圓(元宵),煮至浮起后撈出;將煮好的湯圓(元宵)放入姜湯中,稍煮1至2分鐘即可。

(責任編輯:華康)

熱點聚焦

最新閱讀

熱門排行